02-05-美猴王大世界-三线小城群众的“抗疫”十天记

  1. 1.23 腊月二十九
  2. 1.24 大年三十儿
  3. 1.25 正月初一
  4. 1.26 正月初二
  5. 1.27 正月初三
  6. 1.28 正月初四
  7. 1.29 正月初五
  8. 1.30 正月初六
  9. 1.31 正月初七
  10. 2.1 正月初八

已获得作者转载授权。 已获得作者翻译授权。

Rep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authorized by the author.

作者:美猴王大世界(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51177255/

2020-02-05 22:09:18

1.23 腊月二十九

回家的日子。

航班上所有人包括乘客和空乘都全程佩戴口罩,我也不例外。入机场的时候进行了全身安检,闸口处量体温,医务人员只简单佩戴了口罩,并无其他防护措施,大多数地勤人员口罩也没有佩戴。

妈妈到机场接我,也没戴口罩。

回家路上,沿途还能看到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结伴而行,有说有笑,显然一派刚刚采购完年货的样子。这是整个腊月里,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年味儿。年关将近了啊!

这一天,武汉封城了。这一震撼消息对于千里之外的小城来说,并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大家热火朝天地在为即将到来的除夕夜忙碌着,朋友圈里的本地同学依然在晒着餐厅美食和商场战利品,本地微信公众号也在宣传着未来几天市内的各项年节庆祝活动。

1.24 大年三十儿

在家休整了一天,爸妈说下午要到奶奶家去,除夕夜陪爷爷奶奶一起吃饭,我也没争辩什么。戴上口罩,准备出门。妈妈还说了句:“大过年的戴个口罩,像什么样子,太不尊重长辈了。”我依然戴上了。

这天下午出门前,我看了眼家里的一次性口罩只有四五个了,我回来之前好不容易抢到的N95口罩也只剩下一只了,所以拉着我弟先下楼去买口罩。跑了楼下四家药房(都是本地连锁的大药房)和一家社区医院,得到的结果都是一句冷冰冰的,“没货。“我追问什么时候可以到货,“不知道!”打发了我们。

年夜饭吃了馅饼,同座的长辈们也只是不走心地询问我”XX那边‘流感’不严重吧,我看只要不是武汉就都没事。听说是从什么海鲜还是动物身上传出来的,反正咱们没吃,也吃不上。“是的,家里的大多数长辈都以为是流感,并不知晓其实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饭桌上,忽然有个粗犷的声音冒出来,”听说是美国人给中国人放的毒,想毒死中国人。“后面还有一番义正言辞的长篇大论。我没有抬头,也没有参与话题,全程安静地吃完了年夜饭。

这座小城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举办城市,所以从这个春节开始全面禁止了烟花爆竹燃放。以往一片噼里啪啦声中的除夕,不复存在了。我期待已久的年味儿,更淡了。

1.25 正月初一

这一天,爸爸妈妈决定戴上口罩。下午,我们又去了奶奶家吃晚饭。

里间的一个大概十平方的小房间,一张麻将桌占去了四分之三空间,四角齐全,边上还站了两三个围观的亲戚,不绝于耳的麻将声和徐徐飘出的香烟味儿,充斥了奶奶家一百三十多平的房屋。跟往年并没有任何差别。

姑姑说他们一家来的时候还专门绕道去欣赏了2019年底刚刚翻修完毕重新开放的火车站,这里上个月开通了到北京的高铁,也是这座小城第一次迎来高铁这个庞然大物。他们还说没机会亲自体验,去看看也是好的。殊不知那是人流量多么密集的地方啊!

晚饭时候二伯笃定地讲述他从邻居那里听来的“小道消息”:一旦被隔离起来,就只有死路一条,听说直接把你弄死了,根本不会救治,医生还怕传染呢。饭桌上还不时传来附和的声音,“肯定的,谁会救你啊,非典那时候就这样。”

原来这些声音和认知,早已根深蒂固在一些人的脑海里17年了。

这个春节在奶奶家吃的第二顿年夜饭,我依旧没有参与讨论,食不知味。

1.26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所以,我们中午去了姥姥家,拜年。

吃过饭从小区出来,一辆后备箱掀得老高得白色越野车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满满两箱包装粗糙的白色口罩,上面的水印都晕染歪了,边上围了两个人正在打开微信向对方付款。

那个亮着自己二维码等着对方支付得男人扫了我一眼,立马问,”需要口罩吗?N95的!“

”多少线一只?“

”25。“

”一个?“

”没错。“

”太贵了,不用。“

”嫌贵就别买,反正就这么几个了,别人排着队想要呢。“

冷嗤一声,掉头就走。

只后悔当时没有拍下车牌号,事后想举报都没个像样的证据在手。蠢啊!

1.27 正月初三

平淡且无波澜的一天。基本没出门。

春节假期在这一天被宣布延长至2月2日了。

妈妈听业主群里有人说楼下药房来84消毒液了,立马戴好口罩冲下楼去买了一瓶上来,因为每人只限买一瓶。

从这一天开始,妈妈每天早晨起来开始用84消毒液拖地。还把家里的医用酒精放在门口鞋柜上,要求大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消毒。

1.28 正月初四

转折点:小城出现了3个疑似病例。

一夜之间流言猛如虎。“警车来xx宾馆带走了两个人,武汉回来的。”“xx楼被封了,所有人都被隔离了。”未得到证实的信息席卷了各个大小微信群。这些发布和转发的人,没有能力、没有兴趣、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去证实这些信息,他们也许并非带有恶意,只是盲目地跟风凑热闹罢了。制造恐慌,人人有责。

因为大多数人都有一个侥幸心理:病毒不会找上我,我哪都没去不会染上。

这座小城很小,常住人口400多万,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外出人口少之又少,外来人口更是微乎其微。毕竟,高铁都是刚刚才有,绿皮火车的时代还未结束呢。

顶风作案去姥姥家吃饭,进入小区已经要开始登记了,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外加最重要的一项——体温,结果还没测成。填写完前面几项基本信息后,戴红袖标的一个年轻男人说他同事去领体温计了,让我稍等一会儿。我便听话地站在一边等着。五分钟不到旁边已经围了四个人,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等着人家来给我们量体温。最终也没有等到,因为他的同事一直没来,再吹一会儿,或许我们原本健康的身子反而真的要发烧了。

1.29 正月初五

小城确诊了1例。

那位患者的详细信息(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春节前后的活动轨迹、以及亲属信息)开始在各个微信群和公号被疯狂曝光和转发,并且还附上了惊悚的文字,“兄弟们,病毒来啦,远离这些人!”

我们全家人都没出门,抱着手机宅了一天。

家庭群里画风突变,“大家不要再走亲访友啦,xx小区已经封了。”钟南山院士的话也在一次次转发下被推上了“神坛”。

此前有一份网上疯传的武汉回来河北各城市的人员信息名单,大约标记了回张人口有300多。而这一天,要求人肉并公布这300余人信息的声音此起彼伏、甚嚣尘上。原本就是个子虚乌有的东西,如今反倒成为“证据”了。

1.30 正月初六

小城确诊6例。

一夜之间,新增了5例,其中还包括1名危重。

头脑一热,想在家烤蛋糕,但无奈没有黄油、芝士和淡奶油等原材料,我便提议去趟超市。被妈妈一口回绝。最终,还是溜出去了。

出门碰到了隔壁邻居家的大哥,许久未见我们便隔着口罩聊了起来。他们一家是县里人,本打算年后回老家探望双方父母,但突然收紧的疫情力度让他们的计划泡汤了。“家里有小孩,最近又不能出去,只能躲到电梯口抽烟了,不然要憋死。”聊了一根烟的功夫,他说还要再来一根,实在呛人,我火速冲进了电梯。

行走的烟灰纸杯

家里的电梯、楼道到处都是刺鼻的消毒液味道,院子里挂满了宣传防疫的横幅和海报,小区门口白了一张桌椅,坐着两位臂戴红袖标的社区工作人员,对非本小区的来访人员进行登记。这些,都与记忆里2003年非典时候的配套,如出一辙。

要去的目标超市距离我家都只有一条马路之隔,沿途大部分店铺紧闭,路上空旷无人。进入超市需要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我自己还全程戴了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到外界任何东西。即便如此,回家后进门第一件事还是给自己消毒。

其实今天天气很不错,天蓝地净小风暖暖,但仍不敢多做停留。

1.31 正月初七

中午就着一桌小菜,嘴馋喝了两杯红酒。三个来回,一杯酒下肚,许是三巡快了点,口深了些,本就不胜酒力的我,一顿饭后,双颊微红,头晕目眩,走路颠簸,坐如头顶钟,站似足蹬云。整个脑袋都不自觉地烧了起来,心里一个咯噔,该不会是发烧了吧?有了这个念头之后,竟开始觉得浑身疼痛,两臂发酸,双腿无力……好多症状都涌上心头。

立刻量体温,36.1℃,睡了一觉,又回归精神抖擞。哎,其实就是一杯酒醉了人,才惹出了这许多故事。真是一出好戏。

宅在家的几天,一直扮演者宽慰爸妈不要过度紧张的角色,不成想自己不知何时早已沦陷了。终究是这小城人,一惊一乍的。

这天晚上,“双黄连口服液可抵抗新冠病毒”上了微博热搜,药店门口连夜排队买双黄连的图片和视频刷爆了那晚的朋友圈。

2.1 正月初八

原计划明天(2月2日正月初九)就要离家去开工了,谁承想现在意外得到了可以在家多温暖一周的时光。两天宅在家,实在上火的厉害,这都要怨北方太过热烘烘的暖气,从喉咙到大肠,烤得整个人都干燥的要命。所以,我不出意外地,喉咙痛了。一旦有了这个症状,便千方百计想要出门走走。避开了外面人流较大的白天,晚饭后七点半硬着头皮武装好出门了。

小区门口负责登记来访的社区人员早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两张桌子孤零零地在冷风口屹立,桌上挂着的印有防疫宣传大字的红色横幅也早已被风吹得掉落一半,另一半跟着风上下左右抖动并发出呼啦的声音。

顺着小区门口,沿着空旷的大马路向市政府方向走去。仍如往年春节一样,一路张灯结彩,灯笼高挂,模拟出了各色花样在争奇斗艳的样子。然而,灯光愈是热闹,道路愈是安静,我被簇拥在中间快要窒息。没有行人,没有车辆,只有我和弟弟二人。路中央正在倒数的红灯数字失去了意义,彷佛这座城市要永远这样停滞下去。变绿灯了,依旧没有人,没有车。“恐怕这个时候我们在路上跳舞也没有人管吧。”弟弟摸出手机,播放了首音乐,随性舞起来了。

那是晚上8:11,本就安静的小城这个时候已经完全进入了梦乡。

20:11的大马路

愿,小城安好。武汉健康。中国常青。

目录